《孫子兵法》用間篇第十三 (上半)
先知者,不可取于鬼神,不可象于事,不可驗于度。必取于人,知敵之情者也。故用間有五:有因間、有內間、有反間、有死間、有生間。
要事先瞭解敵情,不可求神問鬼,也不可用相似的現象推測,不可用天文現象去驗證,一定要取之於人,從那些熟悉內情的人獲取正確消息。
關於假消息當事人一定要自己判斷,如打仗,當事人要「知敵」,才能知道敵人的情況。五個間諜有因間,有內間,有反間,有死間,有生間。間諜才有辦法得知真正的消息,若五種「間」一起出動運作,就能得到正確的消息,這種神妙的用間方式,是人間之法寶。知道真相是要下功夫的,並且一定要驗證。
如果一個人生病,只聽良醫的囑咐,旁人的建議參考就好。
故三軍之事,莫親于間,賞莫厚于間,事莫密于間。非聖智不能用間,非仁義不能使間,非微妙不能得間之實。微哉!微哉!無所不用間也。間事未發,而先聞者,間與所告者兼死。
在軍隊中,沒有比間諜更親近的人,沒有比間諜更為優厚獎賞的,沒有比間諜更為隱密的事情了。不是聖賢不能使用間諜,不是仁義的人不能指使間諜。微妙!微妙!無時無處都能使用間諜。
如股票的內線消息,《孫子兵法》兩千五百年前就告訴我們,不要道聽塗說、不要問鬼神、不能以現象來看、不能推斷,並且去驗證真正知道消息的人。
《商道五篇》第四篇〈爭戰篇〉
打仗時最凶險,「一戰三百,三百一戰」一戰有三百個可能性,三百個可能性要集中在「一戰」,不可分散,三百個變化有哪些呢?
《孫子兵法》裡是五個地形,九個地,但黃炎松先生《商道五篇》裡皆用「五和十」,〈爭戰篇〉有十種情況的行動指導原則與對策。
十地(重地、散地、輕地、爭地、交地、衢地、圮地、圍地、死地、絕地)
「重地」:深入敵國,背靠敵人眾多城邑的地區,叫做重地,深入重地要搶掠,後方補給糧食、彈藥源源不絕。
「圮地」:山林險阻沼澤等難於通行的地區,叫做圮地。碰到圮地就必須迅速通過。
「死地」:迅速奮戰就能生存,不迅速奮戰就會全軍覆滅的地區,叫做死地。
「絕地」:離國家較遠,進入敵境進行作戰,叫做絕地。行動原則是「無留」
,不要留著,趕快撤。
十變術:不管計畫如何周密,事情還是會有所變化。
用嚮導,以得地利,若情況有變化,圮地無舍,衢地交和,遠地勿留,圍地則謀,死地則戰。途有所不由,軍有所不擊,城有所不攻,地有所不爭,君命有所不受。
讀《孫子兵法》會發現古時候也重視「嚮導」,嚮導知道地形,不使用嚮導,道聽塗說,就無法得到地利。
而碰到圮地要趕快跑,衢地要結交,死地要戰。有時候計畫好了,但情況不對勁時,就不要再繼續做。戰場的將軍對戰場現狀較清楚,有的道路不要走,有些敵軍不要攻,有些城池不要佔領,有些地域不要爭,君主的某些命令也可以不接受。
三實相:要了解真正的現象是什麼?有三手段:
第一、策之而知得失之計,作之而知動靜之理,形之而知死生之地,角之而知有餘不足之處。
「策」就知道得失,仔細分析來判斷對方作戰計畫的優劣。
「作」就知道動靜,挑動對方,可以了解對方的活動規律。
「形」讓對方顯示出地形,了解地形是否對他們有利。
「角」通過互相比賽,了解對方的實力。例如:我們公司要跟對手比賽,要讓對方現形。
第二、在每個據點,部署人手,現時、現況、現地,知己知彼。我們的客戶不多,但每一個客戶都有人駐守,對於對手的動靜,我們都瞭若指掌。
第三、善用科技工具蒐集數據庫,尤其在客戶關係和回饋,產品需求和改善,與競爭者的PK。
《孫子兵法》也教導大家如何真正看清楚東西,例如:在走路時,看到鳥飛是什麼現象?看到軍隊紮營,是吃那些食物?要了解真相,需下很多心血和功夫!
有一個小故事,一個軍隊派一個士兵駐紮在山上的重要據點,觀察敵方軍隊有多少人和走過的道路,敵方軍隊離開後,士兵就下山看敵方馬匹的糞便是什麼樣子?吃了哪些食物?要下功夫才知道敵情。
今天我們做科技生意,發現如同大家常說的「魔鬼藏在細節裡」,細節很重要!